制造业启示录——德国品质标准

  二战后的 1946年,德国正秉持勇往直前的精神飞速恢复和发展。年轻的约翰•史蒂克林和威利•史蒂克林兄弟带领7名工人成立了约翰•威利•史蒂克林公司,这就是柏丽公司 (nobilia)的前身。



  德国柏丽工厂


  从生产出第一套整体厨房开始,到今天成为德国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独占鳌头的专业厨具生产商,60多年间,柏丽坚持只生产专业化厨具产品的道路,引领欧洲厨具行业的发展。在德国,每 3个客户就有 1户选择柏丽厨具,毫不夸张地说,柏丽的发展史代表了欧洲厨具的发展史。今年 70多岁的维尔纳•史蒂克林已经是家族的第三代传人,有趣的是,柏丽厨具的供应商与客户中,许多也已经是其家族中的第三代。而柏丽的客户名单中,德国前总理科尔、英国安德鲁王子、网球明星纳达尔、影星凯拉奈特莉的名字赫然在列。


  “成功的秘诀很简单,我们 60多年只专注于做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厨具。”柏丽厨具中国区副总裁俞峰说。


  事实上,在近几年欧洲经济疲弱的背景下,柏丽仍然实现了产值年均增速 8%的业绩,并在不断吞并其他小型的厨具企业,日均生产量已达到 2500套。


  德国柏丽自动化生产车间


  德国拥有一百余家厨具品牌,大部分都集中在北莱茵 -威斯特法伦州,多年的耕耘不缀,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条。专业的面板生产商、五金件生产商、橱柜软件设计公司以及设备制造厂家构成了一条异常齐整的制造业流水线。即便是这些厨具配套企业,往往也都拥有 50-60年的历史。


  标准就是法律


  在德国制造的过程中,“标准”就是法律。正因如此,柏丽厨具也力图通过实施“标准为先”的质量文化,实现产品“零缺陷”目标。在柏丽厨具全球总裁君特 -施普迈耶博士 (Dr.GuenterScheipermeier)的理念中,但凡机器能够完成的就不用人工,“因为机器不会犯错误。”


  费尔(Verl)工厂蜿蜒长达 1公里的流水线,全部由电脑控制, 36万平方米生产面积以同一种标准生产,确保产品品质。而柏丽独有的质量检验系统,从原材料入库的整车抽查开始,大型生产流水线上 36个激光扫描仪点式监测系统,使得任何不合乎标准的产品一律自动跳出。


  “我们每年用在软件升级、机械设备与厂房升级上的费用高达 6000万欧元,这样一笔资金,在国内的话完全投建新的工厂也绰绰有余。”俞峰表示。通过不断升级,柏丽工厂切割板材的废料率已降至5%以下。


  在品质营销的前提下,德国境内看不到任何有关柏丽厨具的广告宣传。唯一常见的,是一辆辆驰骋在洲际公路上印有“nobilia”字样的货柜车。


  进入中国 15年后,柏丽已打造出一套完整的精装修标准化服务体系。按照流程中的节点开展工作,足以保证产品和现场施工均高于甲方的验收标准。


  “与国内同行不同,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不产生任何的售后服务。”哲学家费希特曾在“致德意志民族”演讲中强调了这个民族性格——“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切事物,切切不可容忍半点轻率和漫不经心的态度。”如同德国的谚语所言:“犯错误,都要犯得十全十美”,“完美至臻”早已成为德国制造的根本特征。


  在成品厨具装箱前,柏丽工厂还设有从客户角度出发的成品检验系统。每天会抽检十套厨具,每一套的门板、抽屉、铰链、导轨、台面包括电器都要拿出来检验,以德国制造标签下的不同产品,对于品质的追求如出一辙。保证厨具平均使用寿命超过 20年。


  “柏丽有 108种面板,有 500多种功能柜,搭配起来就有 28万种组合。可以说,我们做到现在没有一套厨具是一模一样的。某种层面上来讲,橱柜生产比汽车生产更加复杂。”俞峰表示。


  柏丽还是德国唯一一家使用第三方质检机构 (汽车行业质检机构 )进行质量检验的厨具公司,“如果没有发现错误,质检机构就拿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