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2016上海宝马展开幕 徐工:匠心智造大国重器
Bauma China2016 开幕重型机械汇聚浦江
作为亚洲工程机械行业顶级的盛会,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展德国bauma的延伸,上海宝马展(Bauma China)22日在沪开幕。在为期3天的展会上,全球工程机械巨头“论剑”浦江。作为当前唯一跻身行业全球前十的中国企业,徐工集团携一系列最新的技术成果及产品亮相,以匠心智造,展现了大国重器的非凡。
记者获悉,本届展会规模近30万平方米,汇聚了来自41个国家的2900多家展商,徐工集团的参展面积达6160平方米,且连续第八届成为室外展出面积最大展商。其参展主机产品达70台,零部件及非实物展示45件/套,更是历届展会规模最大、产品最齐全的一次。
从行业首款8桥12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XCA1200,到“互联网+”智能起重机XCA60_E;从“矿山巨无霸”XE3000挖掘机,到国内首台隧道挖掘机XE400T;从国内首台自主研发并成功应用的双轮铣槽机XTC85,到中德融合行业顶级研发成果S9平台产品HB52K泵车;从全球首创全工况、全油气悬挂、全地形的五轴自卸车,到中国首台TWZ260暗挖台车,甚至是国内最大吨位SQS625A伸缩臂随车起重机,徐工讲述着一台台凝聚了大智慧的“大块头”的诞生记,也向世界全面展示着中国制造。
以“互联网+”智能起重机XCA60_E为例,除了传统的GPS功能得以实现外,根据定制系统,授权后,操作人员可以手持iPad在一定范围内远程操作机器,“可以想象下,操作人员在舒适的房间内工作,再也不是传统印象中风餐露宿,暴土扬长的画面”,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副总经理单增海表示,“产品智能化与人性化的突破是全球信息化革命带给我们的一个机会,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国内首台隧道挖掘机XE400T更是有着令人心潮澎湃的诞生记,“这台挖掘机不仅是徐工的首台隧道挖掘机,也是国内首台,而它从无到有只用了半年”,徐工挖掘机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宏告诉记者,“最初是有国内的客户找到我们,说看到国外有这类机型,但是国内找不到,希望我们能研发出来。”于是,承载着客户的期望,徐工先是通过视频对机型进行了解,随即又购入了等比例制作的模型进行剖析,此后还派出了专业团队在国际展会参观了机型展示,“由于没有用过对方的挖机,所以除了结构有所借鉴外,控制系统等全部是自主研发,后期还需要在使用中不断调试改进”。据悉,该挖掘机今年10月刚刚下线,是次为其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待展会结束就将开始“服役”。
“技术领先,用不毁”铸工匠精神
从研发到下线仅用半年的隧道挖掘机,弥补了国内该类产品空白
在全球工程机械遭遇寒冬的当下,徐工依然能够站稳全球前十,并不断研发出过硬的中高端产品,在徐工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看来,这离不开工匠精神。
四年前,徐工并购了全球混凝土机械领军企业德国施维英公司,没有比中国企业更高大上的厂房,基本同处一个水平的生产线,今年新研发的65米级全球量产的最高米数高端泵车还没正式下线,就从世界各地拿到了25台订单。“还没下线啊,凭的是什么?”王民惊讶之余不禁陷入沉思,“我还听到有他们的用户说,购入机器时买的备件放在仓库里都生锈了,机器还没出过问题!”
后来,德国施维英公司的总经理Abolins博士告诉王民,这些都是靠这个德国老牌企业的口碑信誉,更靠全球用户对德国工程师“工匠精神”的信赖。“这种工匠精神正是我们国内企业所欠缺的,我希望徐工能够成为一个百年企业,千年企业,那么工匠精神必不可少!”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下,徐工在是次展会发布了“技术领先,用不毁”金标准,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台量规模空间基本见顶,但“空心化”、“低端化”现象严重,因而在王民看来,行业价值空间的提升潜力还很巨大,挺进中高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质量品质和附加值显得尤为重要。“用不毁”一如字面很是直白,而“技术领先”方面,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徐工建立了完备的全球协同研发体系,徐工集团副总经理李锁云告诉记者,“我们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制造基地布局到哪儿,就会针对当地市场,提前设立适应性改进的研发中心,确保产品能够精准适应客户的需求。”
中国首个工业云平台诞生
中国首个工业云平台正式亮相
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本届上海宝马展上,中国首个工业云平台正式亮相。这一由徐工集团联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携手华为、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等互联网和通信业巨头,共同启动的“徐工工业云”平台不仅将高效对接企业与客户,更可完成数据的收集与大数据分析。未来,工业领域也将融入科幻大片中那幕屏幕前“指点江山”的梦幻科技感。
徐工集团副总经理杨勇称,目前,企业各个部门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还存在着不足。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徐工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企业、工种、设备及使用率等的数据都只是存在那里。但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若能将这些数据很好地分析利用,是极为可贵的。”
为了能充分利用资源,资源共享,徐工携手阿里巴巴打造了“徐工工业云”平台。据了解,“徐工工业云”平台是以其行业领先的技术架构体系为主线,由IaaS(基础设施服务)平台、PaaS(平台服务)平台和SaaS(软件服务)平台三层组成。其中IaaS平台作为基础云平台,由公有云和私有云组成,就像人的躯干,提供坚强的支撑;PaaS平台作为徐工云的核心能力层——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包含物流中心、算法中心、交易中心、用户中心等,就像人的大脑中枢,智慧中心;SaaS平台作为徐工云的大数据应用平台,直接面向用户,就像人的眼耳口鼻等器官,提供直观的应用感受和信息交互,在上面搭载了融合徐工经验的各种信息平台,如数字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相关领域的平台。
以用户为例,通过APP进入“徐工工业云”平台的客户端后,不仅能获得想要涉足的工程机械领域的大体知识,以及相应产品的技术及价格详情,对于高端用户还能通过云计算可以分析策划其所需的集群。其次,由于供应商的电商平台也融入了“徐工工业云”,用户可通过O2O形式满足自身产品需求,也可以获悉其他用户的使用心得及保养经验等。最为难得的是,企业产品智能制造与企业管理的部分信息将被放到云端,使得客户能及时跟踪其订单,“甚至能得到某些特殊的加工参数,或是通过远程故障诊断了解设备的情况等”。
而在现场大数据的展示界面上,设备、作业、风险、健康、市场等具体数据的分析,以不同类型的图标直观展现,管理者站在屏幕前就可根据需要快速获悉全世界集团有用设备的情况。不仅如此,根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还能帮助企业了解用户对产品需求的趋势,“这样不仅能精确知悉未来产品的改进方向,还可生产出与客户需求匹配度更高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