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丨徐工企业办学“百校千企万岗”显担当

导读

6月15日,由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江苏省“百校千企万岗”技校助企专项活动暨技工院校产教融合工作推进视频会在南京举行。学院作为省人社厅在全省遴选的3家具有代表性、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技工院校代表受邀发言。


省人社厅、省委网信办、省民政厅、省商务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等部门、单位负责同志,江苏省中华职教社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设区市人社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技工院校主要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冯跃虹以《校企双元  八位一体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的徐工创新实践》为题同与会代表交流分享。


企业办学
构建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在战略引领上,徐工集团为学院确立“产出徐工顶级技能人才,传承徐工文化,效力徐工,服务社会,成就徐工品牌”的使命,从资金、技术、智力、设备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在管理服务上,构建具有徐工特色的“集团、二级公司、学院”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机制;在教学评价上,组建涵盖企业专家、高校教师的第三方督导团,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与质量督导;在人才激励上,以全生命周期理念打造“金工匠”,全向度提升产业工人政治、经济、社会和荣誉地位。


国际标准、行业一流、契合工程机械制造单元全工艺链特点的校企联合实训中心。

第三方督导全过程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和质量督导。

校企共建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畅通从中级工到技能大师的职业晋升通道,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协助企业构建技能人才成长健康生态圈。


企校双元
打造“八位一体”教育教学模式

对标“主体双元”实现企业现代管理与学校精益管理一体;对标“文化双元”实现学校文化和徐工文化一体;对标“课程双元”实现专业课程与工作任务一体;对标“师资双元”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一体;对标“场景双元”实现教学场地与工作现场一体;对标“时间双元”实现学习者与工作者一体;对标“教材双元”实现企业工作任务与学生学习内容一体;对标“评价双元”实现学校评价与企业考评一体,真正让企校双元贯穿技能育人全过程。


构建与企业岗位需求相契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覆盖6大类14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181门课程资源,1200余个典型工作任务及知识/技能点鱼骨图,实现课程理实比例1:3.6。


打造一支“教育教学、专业发展、专业实践”三种能力兼备的教师队伍,40%为企业技术专家和工艺师,90%为一体化教师,26%的教师赴德国等国家参加过“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研修,15%的教师拥有“双高”职称。


与徐工等20余家企业开展定制培养,与中水十一局合作培养近100名海外服务工程师,按照德国工商业行会职业标准培养150余名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岗位专业能力的工业机械师。

创新赋能
高质量推动产训结合
开展基于德国“双元制”理念的系列职业技能培训,高效链动“政企行校”资源,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建成全国首家工程机械模拟驾驶培训基地,惠及全球工程机械操机手1800余名。到“十四五”末,学院将培养3000名产业工人后备军,开展10万人次以上产业工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校企联合共建“全球好机手”培训模式,不断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培养后备服务技能人才,形成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服务社会、回馈客户的强大世界产业链级公益生态。


与徐州市近30家企业合作开展9个专业10个工种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为企业培养学徒2400余名。

创新开展高级技师“项目制”培训,累计指导368名高级技师解决企业生产问题近350项,助力企业质量效益效率提升。


对标全产业链人才需求,精准开展各类培训,为技能增值,为职工增智,为企业赋能。


开展加蓬地区国际培训援教项目,海外输出徐工特色技能育人模式。


学院对标德国双元制进行本土化实践创新,在校企联合实训中心建设、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定制培养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方面结出丰硕成果,更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2022年我院全日制技工毕业生已全部签订就业协议,学院 2024 届毕业生也已全部被企业提前定制。我院毕业生连续 30 年就业率为 99%, 在徐工及当地就业率为 98%, 促进徐工集团高素质技能人才占比达 57.4%,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学院将勇扛时代赋予技工教育的责任和使命,谨遵各级人社部门政策指引,创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锻铸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为新时代江苏技能“1+3”品牌打造和 “技能强省”建设贡献徐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