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大国工匠再加1!徐工技师学院优秀毕业生刘文生获评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

滴水穿石  非一日之功

近20年坚守一线,从装配钳工到技能大师 

他用专注与热爱,铸就中国“”造的硬核力量  

他就是刘文生

徐工技师学院1996届优秀毕业生

通过专家评审、“工匠五力”提升培训

全面综合考评

获评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


择一事·终一生



从学徒到大国工匠的进阶之路

1996年,刘文生从徐州工程机械技工学校(现徐工技师学院)毕业,走进徐工装载机厂,成为一名普通装配工。


文质彬彬,却有猛虎之力;默默无闻,却怀报国之志。顶着高温酷暑中攀爬调试,迎着寒风刺骨里钻车排查,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双手打磨精度。


2010年,他在全国首届工程机械修理工职业技能竞赛中勇夺总分第一;此后,他斩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5年,领衔创建“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如今,更跻身全国312名“大国工匠”行列,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标杆!


精于工·匠于心



创新攻关,合力打造国之重器

他是徐工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标杆。在毫厘之间追求极致,在平凡岗位成就非凡。面对超大吨位装载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局,他带领团队攻坚高压电传动、电控正流量控制等5项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项目荣获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金奖!


节能高效液压系统、天然气动力质量提升…… 近5年以来,累计获授权专利10项,主持或参与创新项目52项,省部级以上项目获奖6项,平均每年申报“八小”、质量改进等项目4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超3600万元每一项成果,都是对“精益、专注、创新、奋斗”徐工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传薪火·育英才



一人成匠·引领成才新风尚

“一花独放不是春。”  刘文生深知:技能强国,人才为本。他主持编写培训教材15册,梳理典型故障案例300余项;开发《装载机液压油缸内泄判断法》等先进操作法4项;累计授课500+课时,培训超2000人次,带徒52人

他的徒弟中:  

✅ 2人获“江苏技能状元”  

✅ 6人入围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  

✅ 多人获市级以上荣誉,成长为技术骨干  


作为学院兼职教师,刘文生身体力行推动“产教融合”,通过课堂、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让技能传承走出车间、走进校园;作为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从专业建设到课题建设,他积极出谋划策,把脉问诊,指引方向,发挥重要作用。

根植沃土·匠心生长



徐工技能人才良性生态生动缩影

从校园起步,到岗位成才,再到反哺教育,刘文生的成长轨迹,正是徐工集团技能人才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的鲜活写照。


徐工构建技能人才全生命周期成长成才良性生态,不断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立足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全面实施“新八级工”制度,畅通产业工人向上发展通道,形成牵引动力,激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潜力,培育与产业“五化”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产业工人队伍,凝聚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

时代召唤·技能照亮前程



弘扬新时代徐工“四种精神”,奋进攀登新征程

刘文生的故事,闪耀着新时代徐工“四种精神登顶是信仰,创新是利刃,革命是担当,思辨是灯塔!正是无数个“刘文生”似的人物,以辛勤奋斗铸就重器根基,书写新时代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徐工答卷。

青年朋友们!此刻,历史的火炬已传递到你我手中。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这是最好的时代!让我们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强国伟业,践行徐工人一诺千金说到做到”价值主张,将青春力量汇聚到攀登产业珠峰的奋进征程中,向上成长,向高攀登,向未来出彩


在建设制造强国的征途上, 

 徐工技师学院将继续厚植工匠沃土,  

培育更多像刘文生一样的“智”造尖兵,  

以匠心致初心,以技能赢未来!

选择徐工技师学院

就是选择一条通往大国工匠的成长之路  

成才咨询热线:

0516-83862322

0516-8386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