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实施“菜单式”培训 满足企业复合型技能人才新需求——学校《基于国际市场产品融通服务的培训课程开发》绿色创想项目案例介绍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国际化、精益化、补短板、可持续”的经营理念,响应集团公司提出的“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技能人才培养要求,配合各企业向制造服务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促进企业员工掌握复合技能,提升多岗位胜任能力,学校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实施“菜单式”培训,开发基于国际市场产品融通服务的培训课程,助力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跨界合作  打造专业项目团队 立项之初,按照“群策群力”的组织模式,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全程参与项目的策划;合理匹配最优团队资源,针对“员工复合型技能培训对培训教师的知识面和教学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现实,打破壁垒,组建涵盖教学研究部、培训鉴定部等多个部门,涉及焊接加工、液电装配、机电一体化等多个专业骨干教师,包括社会培训机构、地区高校相关课程培训名师、企业专家的项目团队,盘活培训师资,为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创新增效  实施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 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项目组人员深入企业一线,采取走访、面谈、填写调研培训需求表等形式从源头获取企业人才复合培训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强化培训“菜单”的针对性;组织各专业骨干教师群策群力细分培训模块,详分课程内容,细化课程标准,邀请外部专家全方位评审培训课程,聚力复合技能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实施;关注课程实施的质量,对参培人员和企业开展针对培训效果的专项评估,动态修正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确保最优培训效果达成。自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共开办涉及焊工、数控加工中心、土方机械修理工、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工等5个工种、8个班的培训,培训人员166名,切实落实助力企业质量、效益、效率提升的根本诉求。

联动响应  紧密聚焦瓶颈问题 今年,“国际化”、“后市场”人才培训的需求成为技能人才培训的热点。项目组适时调整项目内容,紧密聚焦制约企业发展10%难题,以后市场培训为切入点,主动出击,走访徐工进出口、徐工广联租赁等多家企业,了解后市场培训需求,形成基于跨产品、多工种融合的“菜单式”培养课程体系,并积极推进实施。目前,项目组已与徐工进出口达成海外服务工程师培训计划,与徐工随车达成针对随车起重机、高空作业车、桥梁检测车的产品融通人才培养计划,与徐工铲运达成土方机械修理工培训意向,将培训员工111人,切实满足新业态下企业对技能人才新需求。

长期以来,学校以“产出徐工顶级技能人才”为使命,不断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充分激发技能人才在公司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国际化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助力公司“珠峰登顶”战略目标实现。

王重阳  黄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