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动态

校企联动共探智造前沿 | 徐工专家进校园赋能产教融合新生态

为深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学院精准对接徐工集团转型升级战略,创新开展“企业专家进课堂“系列活动。近日,徐工重型、徐工汽车三位技术专家通过专题技术报告与案例研讨,将行业最前沿的智能制造应用体系引入教学现场,构建校企知识共享新范式,助推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

 

智能制造优化路径 提质增效管理创新

 

赵路围绕“智能制造在徐工起重机生产中的应用”主题,结合项目实例,展现起重机生产流程的智能优化路径。先从理论阐释智能制造定义及机械工厂核心价值,助师生搭建知识体系。随后剖析项目背景,点明起重机行业引入智能制造的紧迫与必要。在解决方案环节,重点介绍固定体智能加工线建设,解读智能线功能设计、智能换产技术等,展示如何借数字化攻克行业难题。此外,他还分享了“对标超越法”“问题管理法”“方案PK 法”等特色管理模式,以此培养师生实践、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加深师生对智能制造全链条的认知。


焊接智造赋能生产 技术革新引领未来

 

赵猛以“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工程机械行业的机器人应用”为主题,聚焦焊接机器人关键技术,系统解读其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实践、技术改进和未来趋势。他首先阐述了焊接机器人在汽车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然后详细讲解了接触式寻位传感、电弧跟踪、离线编程等核心技术,借“人、机、料、法、环”数据融合构建智能生产模式,突破传统焊接局限;分享焊接“智造”产线全信息化模型构建等未来方向,鼓励学生具备“懂工艺、会编程、善操作、能运维”复合能力,以顺应国家智改数转的变革趋势。

 

智能互联技术驱动 新能源重卡加速升级

 

李震宇以“智能互联技术在新能源重卡车型上的应用”为题,围绕智能互联技术与新能源重卡的深度融合展开阐述。他讲到,在“双碳”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新能源重卡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企业凭借技术创新,攻克了续航短、充电慢等难题,应用场景从港口拓展至干线物流等领域。他结合实例,解析了5G-V2X车路协同在通信交互方面的毫秒级延迟、数字孪生降低维保成本等技术突破。同时,他介绍了AI算法迭代等技术将推动新能源重卡向高效、智能、低碳发展,助力物流业绿色转型,激发师生对智能交通与绿色物流的思考,增强职业信心与实践动力。

 

 

本次活动成果丰硕,师生受益良多。师生深入了解企业前沿技术,明确职业规划方向。学生们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加强专业学习,提升技能水平,成长为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教师们则计划将前沿智能制造内容融入教学,打造高质量课堂,促进学生德技兼修。  学院将借此次活动深化校企合作,以产教融合为重点,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搭建高效交流平台,助力师生在教学、创新及职业发展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