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捷报频传!学院师生国赛、省赛再获佳绩

11月18日,第十五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决赛落下帷幕。学院学生李万里(15高级钳工班、下图左一)代表江苏省参加钳工项目比赛,获得学生组全国总决赛第四名,同时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晋升技师职业资格,成为代表江苏省参加该项目比拼选手中唯一一名入围前五、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殊荣的学生。为学院学生征战“振兴杯”全国总决赛决赛开了个好头、树立了榜样。

连同前期职工组刘继平(学院12届高级钳工专业毕业生、徐工重型员工,下图左)、陈晨(学院14届高级钳工专业毕业生,徐工挖机员工,下图右)分别获得全国总决赛钳工项目第四、第五名。学院教师团队辅导的三名选手全部入围国赛前五,获奖率100%。徐工再添2名全国技术能手、3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是国家一类大赛,自2005年起已经连续举办15届,是中国技能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首届大赛至今,学院为徐工先后辅导26名选手代表江苏省参赛,获奖率100%,13人入围前五名,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其中冠军1人、亚军1人、季军2人。

今年首次开设学生组比赛,旨在为职业院校学生成长搭建技能提升、对接实践的平台,为建设制造业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后备技能人才队伍支撑。

李万里以徐州市、江苏省选拔赛双料冠军晋级,在赛场与来自全国各省市、包括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选手在内的65名“高手”同台竞技,凭借精湛技艺、超群心理素质取得第四名,展现了徐工学子高超的技艺和昂扬进取的精神面貌。

11月22日,第七届江苏航院杯船舶行业电焊工技能大赛在南通闭幕。学院师生摘得3金、3银。其中学生范恺俊(上图右一)获得学生高级组冠军,刘相龙(上图左二)、戴瑞成(上图左一)包揽学生中级组冠、亚军,教师范宁(上图右三)获得职工组亚军。学院获得学生中级组团体第一名、学生高级组团体第二名,被大赛组委会授予“省技能人才培养先进院校奖”。

江苏省船舶行业电焊工技能大赛为省一级技能竞赛,每两年举行一次,在项目设置、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比拼等方面的技术难度均远高于机械行业。

学院自2009年组队至今共有24名师生参赛,全部获奖,获奖率100%,其中6个冠军、5个亚军、2个季军。自2011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3次学生中级组团体第一名,获得2次学生高级组团体第一名,连续四届被大赛组委会授予“省技能人才培养先进院校奖”。




一直以来,学院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办学使命,通过构建机制健全、平台完善、载体丰富、方法科学的培养体系和模式,以赛促教、以赛促培、以赛促学,积极打造“工匠文化”、提升师生“工匠精神”品质,助力技能“小工匠”产出。浓厚的技能学习氛围,引导青年学子热爱技能、勤学技能、苦练技能。

学院兴趣班、精英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苦练技能

学院的教练辅导团队不仅利用课余时间无私奉献的辅导学生,更是自我加压、自主要求进步。他们积极按照学校要求,紧跟集团公司发展步伐,精准聚焦徐工转型升级及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升,为徐工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积能蓄力。

学院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进行技能提升

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学院教师董成才(下图中)、陈学保(下图左)、黄家升(下图右)以江苏省选拔赛第二名晋级,参加装配钳工(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单元安装与调试)教师组全国总决赛取得优胜奖,实现了学院教师获得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全国技能大赛奖项的零突破。

该项赛事是目前我国面向智能制造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国家级一类大赛,是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和技能人才工作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推进我国智能制造领域高技能人才建设和机械行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的批示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素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道路。”

作为徐工高素质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学院将更加注重高技能人才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健康阳光的体能心智、精致精准的工艺能力、多元多专的复合能力培养,更加注重高技能人才跨领域、跨国度的技术切磋交流,对标世赛标准,优化训练模式,持续加强技能人才梯队建设,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徐工珠峰登顶注入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