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

2016年5月6日《彭城晚报》徐工俩小伙夺得省技能状元大赛冠军,徐工集团连续三届收获4位状元

核心提示

在五一劳动节之前结束的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中,徐工集团选手张怀红、贾中华分别夺得焊接和公路筑养机械操作第一名,获得“江苏技能状元”称号,得到10万元奖励,载誉归来。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高技能人才摇篮奖”,至此,三届江苏技能大赛中,徐工集团已经培养了四位 “状元”,而且第二届“状元”闫振刚刚荣膺“徐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张怀红、贾中华的成就羡煞众人,他们就是传说中的“金蓝领”。但很少有人知道,在4个多月的紧张训练中,张怀红每天要穿着厚重的牛皮焊服蹲着焊接12个小时以上;贾中华仅训练挖掘机“精准作业”这一项,就练了15000多次。

徐工18位选手训练4个月

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迄今为止我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规格最高、范围最广、奖励力度最大的赛事活动,堪称我省技能人才的“奥林匹克”盛会。

此次大赛,徐工选手通过五个工种“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双人)、焊接、电气装置、公路筑养机械操作”的徐州市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拔,15组18名选手代表徐州市参加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

据介绍,为了备战技能大赛,徐工集团选手们从今年1月就开始训练,最后两个月在徐工技师学院进行封闭式集中训练,吃住都在学校。选手们每天早上6点钟就起床进行体能训练,专业训练每天都在12-14小时,就连作业环境最艰苦的焊接,每天训练也不低于12小时,晚上回到宿舍还要准备理论测试。有的工种设备不足,选手们就轮流上阵,夜间也不休息。

技能大赛是一场综合实力的较量,考验的绝不仅仅是技能本身,还有体能、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集训阶段,公司还为选手指派理论和实战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邀请省内外专家对选手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升。徐工技师学院和各单位服务团队为选手量身定制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案,收集研读竞赛信息及竞赛规则,有针对性的优化战略战术;还适时对选手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调试,确保“软实力”同步提升。

比赛的准备工作也是复杂的,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比赛中,光工具就有300多种,电焊的工具也有七八十种。为了装运这些工具,公司准备了很多大箱子,出发前所有的工具单装车就装了一个多小时,装了两辆大巴车。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比赛因为工具太多,每个选手都配备了3名服务人员。

封闭训练期间,选手巩尊岭的父亲查出癌症,但他仍然坚持训练。父亲在比赛前一周去世,他带着哀痛参加比赛,最终获得第8名、三等奖。

4月24日,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在无锡拉开帷幕,来自全省13支代表队10个工种的390名职工选手参加同台竞技、比拼争锋。大赛共设职工组状元11名,即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双人)、焊接、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装置、智能楼宇、公路筑养机械操作、食品检验工、网络安全管理师和农机修理工。参赛选手均是各市选拔赛中各个工种的前三名,实力之强,不容小觑。徐工18位选手沉着应对,发挥稳定,最终夺得职工组2个一等奖(状元)、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的好成绩,获奖率为66.7%。

“状元”张怀红:手臂上斑斑点点全是训练烫伤

张怀红参加的是焊接比赛。34岁的张怀红是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员工,从事起重机焊接工作,他曾经参加过2014年第二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 成绩是第4名。今年再次参赛,自然是信心满满。

集训时担任张怀红导师的是他的同事——第一届焊接状元闫振。训练期间,闫振将所有的经验方法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张怀红。

本届焊接大赛,要求在7个小时内焊接出一个类似东方明珠的物体,别看这个东西个头不大,但包括22道焊缝、6个位置5种焊法,考试的时间还会有30%的变动。训练的时候,张怀红每天都要爆二三十道,焊接的时候穿着厚重的牛皮焊服,戴着密不透风的焊帽,一天蹲着焊12小时以上,每天训练完后背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因为焊接的温度特别高,手臂上斑斑点点全是烫伤。

比赛当天,张怀红和所有选手一样,被密封在一个四平米的工作间内,要求在7个小时内完成焊接任务。中间有半个小时强制的午饭和休息时间,张怀红没有吃饭,只喝了少量的水——喝多了担心上厕所浪费时间然后就思考着下面的工作。

最终,张怀红提前十几分钟完成焊接,取得了639.4分的成绩,夺得冠军。

“状元”贾中华:训练15000多次满分完成“精准作业”

贾中华是一名28岁的帅气小伙,来自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比赛中他参加的是开放竞赛现场的公路筑养机械操作竞赛,共有挖掘机和装载机两个科目,比赛很有趣味性,围观群众也是最多的。

其中装载机操作由“装卸物料”、“精准装载”、“倒车入库”三个项目组成,挖掘机操作由“快速装卸”、“跨越障碍”、“精准作业”三个项目组成,旨在全面考察选手的复合技能和综合素质。贾中华在公认难度系数最大的“精准作业”项目中,以“零缺陷”的出色表现圆满完成,赢得了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

所谓“精准作业”,是用挖掘机的斗齿将8个摆个啤酒瓶上的小球挨个推入旁边的小槽中。刚接到这个比赛项目时,贾中华的第一反应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然而经过15000多次的训练,贾中华的满分率能达到95%以上,比赛时又是毫无悬念的满分。

其他几个项目难度也不小,比如用装载机将6毫毛米细的钢丝像穿针一样穿过内径8毫米的螺母,5个螺母是挂在跳高竿上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倒掉。

比赛满分200分,贾中华的成绩是195分,他第一个动作就出现了失误,但随后以过硬的心理素质出色完成了比赛。

贾中华以前就是公司的骨干,他有个绰号“门把守”,意思是对产品的检测特别严格。他在公司里还常常组织开展有创意的比赛,比如开挖掘机写毛笔字、摘帽子、倒香槟等等。

往届状元如今业绩骄人

在第一、二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中,徐工集团曾连出两名状元。这两位状元现在情况怎么样呢?

31岁的张凌枫是毕业于南航的研究生,他是第一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CAD冠军。如今他在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承担很多重要的项目,公司的产品PA形象设计也交给了他。

“以前公司生产的机械都是方方正正的外形,没有自己的特色,开出去和进口产品明显有差距。但现在我们也能做出漂亮的造型了,2014年两款产品亮相宝马展时令观众眼前一亮。”张凌枫说,最近他们又中标北京的6台消防车设计,将生产出8米长(普通消防车9米)全世界最紧凑消防车,用以承担故宫的消防工作。他们的消防车生产已经走在国际前列。

29岁的闫振获得第二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焊接冠军后,同时也获得了“焊神”的称号,每个月都能领到高级技师津贴2500元。

闫振称在集训和比赛阶段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比赛回来后,公司另一工段焊接固定腿时,成批变形,他赶过去做了一个样子,没有任何问题,工人们都向他学习焊接方法。还有一次,公司的一种1600吨卷扬机开裂,设计师建议用碳钢加固,但卷扬机的材料是铸铁的,两种材料很难焊接到一起,又是闫辰攻克了这一难关,为公司节省了200余万元的资金。在刚刚公布的“徐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名单中,闫振也榜上有名。

据了解,徐工集团连续三届收获4位状元,其中闫振、张怀红和贾中华都毕业于徐工技师学院,可谓是名符其实的“金蓝领”。他们每人都获得省里10万元奖励,享受省劳模待遇,集团再给予他们2万元奖励,还会享受高级技师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