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举行“用青春践行徐工行动金标准”青年教师座谈会
新闻链接:为进一步落实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民书记提出的“技术领先,用不毁”行动金标准及在徐工集团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5周年暨《金标准的长征路》首映会上提出的“要培养‘打不烂、拖不垮、耐高压’的青年员工队伍”的指示精神,加强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梯队建设,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整体水平,近日,学院举行“用青春践行徐工行动金标准”青年教师座谈会。学院领导及全体青年教师参会。会上,青年教师齐聚一堂,畅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班级管理、学生培养实践经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方法路径等。学院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做典型发言,介绍自己成长经历。优秀青年教师的发言,不仅为全体青年教师指点迷津,更给他们树立职业成长标杆,促使全体青年教师迸发青春活力,积极践行“技术领先,用不毁”金标准,为集团公司国际化事业贡献力量。
实施赛教融合 深耕课堂教学
蒋炜 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技术教研室主任
多年来,我一直把为徐工争光的决心,凝聚成敬业奋进的强烈使命感,转化成执行的坚强意志,始终不忘“冠军”初心,用“冠军”标准来打造每一名学生。
我把从技能赛场上积累来的实践经验和技能竞赛的标准,有效地应用到学院的一体化教学和企业职工培训中,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务提取、学习任务设计开发、课程标准编制、教学活动策划、学习工作页编写等一体化教改环节中,有效实现了赛教融合,通过以赛促培、以赛促教,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提高 促使个人综合能力提升
赵荣幸 数控加工技术教研室 一体化教师
学院的青年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学院为大家搭建了完善的职业发展平台,畅通了向上的职业发展通道。青年教师们要紧抓机遇,坚持目标导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不断提升教育教学、企业实践和教研能力,实现多条腿走路,全面提高,努力成长为优秀的一体化教师。
参加技能大赛不论能不能获奖,对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历练和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精神和意志都会得到淬炼和提升,个人的能力也会得到长足发展。青年教师应当多去尝试,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个人能力。
“目标+毅力” 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法宝
李清德 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技术教研室 一体化教师
在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中,目标和毅力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以学院老师指导学生在技能大赛摘金夺银的刻苦行为为标杆,课余经常有意识的收集与工程车辆技能竞赛相关的资料信息。当有机会辅导学生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全国选拔赛时,我将平时积累的材料都应用到辅导中,为学生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在教学方面,为了研究透装载机的装配调试和维修,我一面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一面按照学院安排,深入铲运事业部进行顶岗实习。凭着这股毅力,我掌握了装载机装配调试与维修的全套技能,积累了大量的企业案例。我不仅将这些第一手资料转化应用到教学中,还形成一套完整的职工培训材料,在企业职工和“全球好机手”培训中应用。
坚持“两个忘记” 用大爱育人
宋庆根 文化基础教研室教师/14高级钳工2班 班主任
我认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做到以下两个层面:一是“战略”层面,要做到8个字:“锄草施肥 大爱育人”。所谓“锄草”即祛除学生成长中的不良因素,“施肥”就是要传递给学生正能量助力他们向上生长。“大爱育人”就是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以父母之心去爱护学生,以朋友之情去理解学生,做到有严有爱,育人无声。二是“战术”层面做到“两个忘记”:忘记自己的老师角色,别把自己当回事,要把自己所从事的事当回事;忘记上下班时间界限,8小时之外的每一分钟产生的效力会让你惊喜。
成长在于积累 成功在于用心
张亚飞 焊接加工与涂装技术教研室/教师/综合管理部 管理员
入职三年来,我先后经过两次轮岗锻炼,不同岗位的历练,让我不断成长。这些成长有的是显性的,如焊接操作技能的提升、工作方式的改变;也有的是隐性的,如思想的成熟、价值观的变化等。过去一学年,我参加了两次院级教研活动,均取得较好的成绩。记得在参加学期初学院举行的说课比赛时,为了取得好成绩,我投入全部的业余时间,做了充足的准备。赛前,我查阅各种资料,并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认真制作并修改、完善说课稿。确定说课稿后,我又进行针对性的模拟训练。从赛中的语言组织,到辅助动作设计,我都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用心演练。只有做足准备,在比赛时,才能将自己设计的说课方案予以全方位的展示,才能做到不紧张、不怯场,完美表现,取得好成绩。
创新变革 端正心态 传播正能量
伍思思 工程机械车辆机电一体化技术教研室教师/教学研究部 教研管理员
作为青年人应当摒弃暮年心态,要敢于创新、敢于正视变革之痛,在创新和变革中不断成长。作为学院的教研管理员,我曾经害怕创新,囿于常规教研活动,使老师们在省级微课、翻转课堂等教研活动评比中成绩不理想。今年,教学研究部不断创新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教师们的创新意识被激发出来,很多老师也在省级微课比赛中获奖。
此外,我们的内心要充满蓬勃的正能量,要善于换个角度看问题。例如,有人会认为每天加班1小时自主培训多痛苦。但为什么不能想成“我每天竟然还有1小时学习、提升的时间呢,我要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 心态不同,世界就不同,结果也就大不一样。所以年青人,不妨端正心态,让内心充满正能量!
积极转变角色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李超 工程机械车辆机电一体化技术教研室教师
作为由企业技术人员转型而来的新进教师,我在企业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教育教学方面却是个“新手”。为了尽快的掌握教育教学技巧,我一边自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一边通过每周的听课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习。我还经常和自己做心理咨询的朋友交流、请教,以便掌握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我有意识的将自己在企业积累的“四新”知识转化成学生的学习内容,并设计贴合企业实际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敬业奉献 诠释好合格共产党人的每一个角色
张展 文化基础教研室教师/教学党支部书记/教学研究部 考务管理员
支部书记、工会小组长、考务管理员、班主任,角色的复杂性决定了我工作的多样性。我认为,每一位考务管理人员都应当具有服务精神,在工作中及时沟通,告知标准和要求,为教师们服务好,为学院教学质量提升贡献个人力量;在紧急任务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响应号召、积极完成各项组织任务;在家庭和工作的矛盾中,应当懂得轻重缓急,发挥党员的先进性,甘于奉献,大公忘私。
让创新成为个人的习惯
余自俏 工程机械车辆机电一体化技术教研室教师
这学期,我主编的《工程车辆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教材在送审时受到众多编审的好评。这件事给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为什么这本教材受到好评?因为在书本的编写时,我们团队除了将内容紧密贴合企业实际外,还加入了许多独创性的设计。如,增加了“对电源开关按钮进行测绘”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虽小,却极富趣味性,对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而这些小“闪光点”都是我们团队平时不断积累、创新的成果。所以,善于发掘别人不曾发现的,尝试别人不曾尝试的,可以让常规的工作绽放出别样的光彩。让创新成为个人的习惯,便会收获更多。
明晰标准 夯实工作质量
黄小超 工程机械装配与调试技术教研室教师/培训鉴定部管理员
在企业时,我从事的是“质量管理”工作。来到学校后我不仅把“质量管理”的意识和方法持续应用到自己的工作里,还转化到教学中。在培训管理工作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项目制”的实施。从培训班策划、沟通、实施,到后期跟踪、评估、改进等,我全程组织参与。每一项工作我都认真确定标准,落实质量,将“项目制”扎扎实实推进。我还和孟艳萍等老师,坚持给学生们做“精益六西格玛管理”讲座,有计划的将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传授给学生。一学年过去了,学生们的质量意识不仅被唤醒,学习生活方面的质量管理也做得有声有色,我内心由衷的高兴。
勇担责任 在感恩中奉献个人力量
王明 工程机械车辆机电一体化技术教研室教师/教学研究部 实习管理员
青年教师除了拥有灵活的头脑和创新的意识外,还必须要在工作中有担当精神。对于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尽职尽责,做到的最好。这是具有责任心的最基本要求。此外,学院为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搭建了各类平台,促使我们“深扎根”、“快成长”,不断进提升。我们要懂得感恩,并将这种感恩转化到行动中去,成为认真履职的驱动力量。在我承担的教学、实习管理、班级管理等工作中,我都会尽职尽责,努力做到专心、专业、专注,将每项工作都超出标准的完成,为学院发展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座谈会最后,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冯跃虹对青年教师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对青年教师们提出希望和要求:一是要增强责任感,担当起教师和徐工人的双重使命,培养更多小“工匠”,为企业和社会贡献力量。二是要潜心研究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规律,用爱心、真心育人。三是要注重创新,不仅在教育教学上,还要将创新植入自己从事的每一个领域的每一项工作中,用创新促提升、用创新促发展。四是养成反思习惯,提升自我,丰富自我。通过反思增强教书育人的职业使命感,调整改善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智慧的境界。
冯院长还建议,青年教师座谈会可以缩小范围、经常性的开,通过座谈引导青年教师经常性的进行思想和业务交流,在学院范围内营造积极进取、和谐奋进的氛围。学院领导班子也将会更加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好平台,畅通好通道,促使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名企办名校、名校出名师,名师育名生。全体青年教师要扎根徐工沃土,立足学院育人事业,挥豪情,洒汗水,不断成长、提升,肩负起学院发展主力军的责任,培育出更多优秀的技能“工匠”,为徐工国际化发展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